以前提到結婚,想到「天長地久」;
現在提到結婚,想到「能撐多久」。









當初會結婚,說是「看上眼」;
後來會離婚,說是「看走眼」。









婚前,愛情是「神話」;
婚後,愛情是「笑話」。









男人花錢,是為了讓女人「高興」
女人花錢,是因為男人讓她「
不高興」









嫁入「豪門」,要懂得理財
嫁入「寒門」,要懂得
生財









以前的人,視婚姻生活為「一輩子」;
現代的人,視婚姻生活為「
一陣子」。






婚前,男人在「餐廳」等女人;
婚後,女人在「
客廳」等男人。








婚前,男人經常找女人「討論」;
婚後,男人只告訴女人「
」。








婚前,男人對她「悄悄」講話;
婚後,男人對她「
大聲」講話。















戀愛時,「情話綿綿」;
結婚後,「
謊話連連」。









戀愛時的男人,喜歡「毛手毛腳」;
結婚後的男人,變成「
沒手沒腳」。









婚前,情侶做什麼都是「浪漫」;
婚後,夫妻做什麼都是「
浪費」。









想結婚,是「自己」已能獨立;
想離婚,是「
子女」已能獨立。









婚前的男人,大都很「幽默」;
婚後的男人,大都很「
沉默」。









女人的「記性」,吵架時最好;
男人的「耐性」,結婚後最差。









戀愛時,一見面就「親嘴」;
結婚後,
一見面就「鬥嘴」。









婚前,男人常給女人「空白支票」;
婚後,男人常給女人「
空頭支票」。









戀愛時,生活「妙不可言」;
結婚後,日子「
苦不堪言」。









婚前」,男人天天盯著女人;
婚後」,女人天天盯著男人。









熱戀時」,總相許下輩子再結良緣;
結婚後」,總懷疑上輩子造作孽緣。















大男人,會「作威作福」;
好男人,會「作牛作馬」。









婚前,「謊話」都是「情話」;
婚後,「情話」都是「
廢話」。








婚前,「靠近一點」;
婚後,「
閃開一點」。








婚前,「沒話找話說」;
婚後,「
有話也不說」。









成功」?








對男人的定義是指能賺很多的錢
對女人的定義是指能
花很多的錢









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
男人沒有女人,「耳根清淨」;
女人沒有男人,「居家乾淨」。








男人「入錯行」,上班會很痛苦
女人「嫁錯郎」,
下班會很痛苦









好女人」,養壞男人的胃口;
壞女人」,吊足男人的胃口。









婚前,男人像「傳令兵」;
婚後,男人像「指揮官」。









失戀不見得是世界末日:








你的心也許會「泣血」,
荷包卻可以不再「失血」。








深思了沒,






你目前有幾項被上述點出來了!!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婚的原因




 



住在台北的老先生在農曆春節前打電話給他在洛杉機的兒子。

老先生說:「兒子,雖然美國人不過中國年,但我也真的不想在這個時候破壞你的心情,也不想麻煩你。」

兒子:「??」

老先生說:「你媽和我今天要去辦離婚了。」

兒子大吼道:「爸,你在說什麼啊!」

老先生說:「四十五年來我受夠了,我們現在連看一眼都受不了對方。我不說了,你打個電話去紐約給你姐姐,我不說了,等會我和你媽就要出去了。」

兒子立刻急的打電話給他姐姐。

他姐姐在電話那頭已然火藥庫快炸了,大聲咆哮的說:「這兩個人是瘋了還是怎麼樣?離什麼鬼婚,你交給我搞定這二個老糊塗。」

女兒立即從紐約打電話回台北家裡,並且在電話裡對著老爸大小聲:「你不准給我離婚,你給我聽好,明、後天我就和弟弟回來,我回來之前,你什麼都不准做。」

女兒講完就掛了電話。

...

台北這頭,老先生掛了電話,對著廚房叫道:「老太婆~~!都搞定了,妳寶貝女兒和兒子明、後天就回來過年了,而且第一次沒有叫我出機票錢。」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主的毛病




 



從前從前有一位國王,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兒,也就是公主啦!

但這公主卻生了一種怪病,任何東西只要被公主摸到都會融化,不管是金屬啦、木頭啦、塑膠啦,只要被她摸到,一定溶化!

也因為如此,男人們都很怕她,也沒有人敢娶她,這個國王真是絕望極了。

「要怎樣才可以幫我女兒呢?」他和巫師商量著該怎麼辦。

而其中一位巫師告訴他:「如果您的女兒摸到一樣東西,而它不會在她的手裡溶化的話,她的病便會不藥而癒了!」

國王聽了真是高興極了。

於是第二天,他便辦了一場比賽,規則是:「任何男人只要能找到不會在他女兒手中溶化的東西,便可以娶她的女兒,並繼承他所有的財富。」

三位年輕的王子前來接受挑戰。

第一位拿來是非常硬的鈦合金,但是....公主才剛碰到它,它就溶化了。

這位王子便十分傷心地離開了....

第二位王子拿的一個巨大的鑽石,他想既然鑽石是全世界最硬的東西,一定不會溶化....

可是....公主才剛碰到它,它就溶化了。

這位王子也十分傷心地離開了.....

第三位王子走向前告訴公主:「請把您的手放進我的褲子口袋裏,並摸摸看是什麼東西在裏面。」

這位公主遵照他的指示,把手放在他的口袋,不過她的臉卻害羞的變紅了....

她摸到硬硬的東西,不過東西卻沒有在她的手裡溶化。

國王十分開心,這個王國裡的每一個人也都高興極了。

而第三位王子也如願地娶了美麗的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問題是.....

在王子褲子裏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當然就是M&M巧克力!不然你在想的是什麼?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深的體諒




 



深深的體諒 ◎作者 什津康娜

我弟弟是初出茅廬的畫家,居住在西班牙的馬約爾加島。這是我母親到西班牙看望弟弟,要返回日本那天發生的事情。

一大早,母親和弟弟氣喘噓噓地把兩個大旅行箱從那座具有200年歷史的古老公寓的四樓搬下來,他們把旅行箱放在幾乎無人通過的路邊,坐在箱子上等出租車。

馬約爾加島不是城市,出租車不會經常往來,當然也無法通過電話叫車,只能在路邊等著,誰也不知道出租車何時能來。

我弟弟因為已在島上住了三年,很瞭解這種情況,所以顯得坦然自在。

馬約爾加島的生活與東京快節奏的生活截然不同。

大約過了20分鐘,從相反車道過來一輛出租車,弟弟立即起身招手,但他看到車內有乘客時就放下手,出租車緩緩地駛去。

然而,那輛車駛了30米左右就停住了,那位乘客下車了。

「噢,真幸運,那人在這裡下車呀。」

從車內走出的是一位看起來頗有修養的老紳士。弟弟對這個偶然感到很高興,並迅速把旅行箱裝進車的後背箱。

坐進車後,弟弟告訴司機:「去機場。」並說,「我們真幸運,謝謝你。」

司機聳了聳肩膀說:「要謝,你們就謝那位老先生吧,他特意為你們早下車的。」

弟弟和母親不解其意,於是司機又解釋道:「那位老先生本想去更遠的地方,但是看到你們後就說:『我在這裡下車,讓那兩位乘客上車吧。這麼早拿著旅行箱站在路邊,一定是去機場乘飛機的。如果是這樣,肯定有時間限制。我反正沒什麼急事,我在這裡下車,等下一輛出租車。』所以你們要謝就謝那位老先生吧。」

弟弟很吃驚,他懇請司機繞回去找那位老先生。當車經過老先生身邊時,弟弟從車窗大聲向那位悠然地站在路邊的老先生道謝。

老人微笑著說:「祝你們旅途愉快!」

後來弟弟在給我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對他人的體諒與那位老先生相比程度完全不同。我即使體諒他人,自己在心裡也會想:『能做到這點就不錯了,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了喲……』自己隨意決定體諒他人的限度,我對自己感到羞恥。我現在真想成為像那位老先生那樣的人,成為那種不經意之中就流露出對他人深深體諒的人。」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苦難兄弟




 



話說以前有一對苦難兄弟,有一天他們倆兄弟突發奇想玩熱氣球,於是他們就飛上天啦,可是上了天以後才發現,他們不知道怎麼降落,熱氣球就一直飛,飛到一個大草原。

苦難兄弟在熱氣球上看到下面有一個人正在騎馬奔馳,就在氣球上大喊:「下面的人呀,我們現在在哪裡?」

那人於是回答:「上面的人呀,你們在熱氣球上!」

接著就騎馬跑掉了。

苦難弟就問苦難哥了:「哥,那個人是誰呀?」

苦難哥語重心長的回答:「那個人一定是個經理,說的話都對,但是一點屁用也沒有!」

熱氣球又繼續飛啦,這時候他們又看到有個人在草原上騎馬。

這次苦難兄弟學聰明了,他們大喊:「下面的人呀,我們要怎麼降落?」

那人聽到了也回答:「上面的人呀,你們把繩索割斷就能降落了!」

接著又馬蹄噠噠的跑掉了。

苦難弟又問:「哥,那個人是誰呀?」

苦難哥再一次語重心長的回答:「那個人一定是個副理,雖然他能解決問題,但是絕對不管你死活!」

熱氣球仍然繼續飛,飛到後來沒瓦斯了,熱氣球就慢慢的降落,眼看就要摔到一個懸崖裡,哥哥眼明手快,從氣球裡面跳了出來,可是弟弟卻跟熱氣球一起掉到懸崖下了,這時候旁邊正好也有一個人騎著馬過來,哥哥就向他求救了。

這人不疾不徐的回答:「這個懸崖不深,我可以教你弟弟怎麼爬上來。」

有三個辦法:

A、左手右腳,右手左腳的爬

B、左手左腳,右手右腳的爬

C、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的爬

正當這個人還在跟苦難哥分析三種爬法的時候,弟弟已經用第一種辦法爬了上來,這個人一看就很生氣的跑過去,一腳把苦難弟踹下懸崖,還大喊:「B的辦法才是多數人用的辦法,你給我重來!」

苦難弟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用B的方法爬上來,那個人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苦難弟又問啦:「哥,那個人是誰呀?」

苦難哥,第三次,語重心長的回答:「那個人一定是課長,雖然每種方法都能用,但是你不用他的方法你就該死!」

這時又來了一個人,他說:「你怎麼那麼笨,不會叫一台直升機載你上來哦」

那個人一定是董事長,雖然他的方法也沒錯,但是根本不能用。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心放在家裡,幸福才會繁衍不息




 



那天他的心情很好,老總剛通知他的策劃方案通過了,客戶還要和他簽署下一套產品的策劃協議。

為此老總特意批了男人3天的假期,讓他徹底放鬆一下。這是男人連續奮戰幾天的成果,他有點喜不自禁。

下班後同事嚷著讓他請客,他欣然應允。待一幫人吃完飯、K完歌回來,夜已深了。

他飄飄然地回家,進門、開燈、喊女人的名字,不應。

一低頭,就看到了女人放在鞋櫃上的離婚協議書。男人發了懵,沒想到她會來真的。

以前他們也鬧,但至多是她嘔氣不肯理他,或者跑回娘家住幾天,過後就自動和好了。

可這次,女人顯然動了真格,她已經把自己的東西打包帶走。

協議上財產分割得清清楚楚,房子歸他,存款歸她,孩子也由她管,他每月出二百塊錢的撫養費。

他記起來,早上出門時,的確和女人拌了幾句嘴。

女人讓他下午去開女兒的家長會,他說太忙,沒時間。

女人就惱了,說:「你一天到晚就是忙忙忙,什麼時候把我和孩子把這個家放在心上過?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

他說:「不就是一個家長會嗎?誰去不一樣?你別沒事兒找事。」

是啊,有多大的矛盾呢?他是個事業型的男人,把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

可那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她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這也有錯嗎?可是此刻,男人站在這個清寂空落的家裡,第一次覺得,這個沒有了女人的家,實在稱不上家。他的成就,因為沒有女人的分享,也變得毫無意義。

第二天,男人回家去看父母。因為一直忙,他好久沒回去了。

父母看到他,都有些驚訝。父親問:「你那麼忙,怎麼有空回來?」

他說:「公司給了3天假,回來看看。」

母親盯著他的臉研究半天,緊張地問:「沒出什麼事吧?你媳婦兒和孩子怎麼沒回來?工作出差錯了?和媳婦兒吵架了?」

母親一連串的問題讓他的臉發紅,是回家太少的緣故吧?這個本應該他常回來的地方,現在他回來反而顯得不正常了。

父親慌忙去買菜,母親留在家裡陪他聊天。

母親拿來花生和核桃讓他吃,剛坐下,電話就響了。

隔得老遠,他就聽見父親的聲音:「忘了跟你說了,給你泡的蜂蜜菊花茶在窗台上放著,現在喝剛剛好,你趕緊喝啊小心放涼了。」

母親掛了電話,端起茶剛喝了一口,電話又響了,還是父親:「咱家的水費是不是該交了?我忘了拿單子,你把編號告訴我,我順路去交一下。」

放下電話,母親笑著埋怨,你爸這人啊,就是事多,出去一趟,能往家裡打十幾個電話。那點工資,都給通信事業做貢獻了。

正說呢,父親的電話又來了,父親的聲音很興奮:「老太婆,你不是喜歡吃黃花魚嗎?今天菜市場有賣的,我買了3條,回去我親自做你最喜歡吃的清蒸黃花魚。」

二十多分鐘裡,父親的電話接二連三地響,母親也不厭其煩地接。與其說母親在陪他聊天,倒不如說是陪父親聊天。

他終於忍不住抱怨說:「我爸怎麼越來越瑣碎了?其實有些電話根本就沒必要打,回來再說能差多少?」

母親笑著糾正他:「傻孩子,你爸的心思你哪裡能懂?他不是瑣,而是把心留在家裡,有牽掛有寄託,所以才會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他怕我跑來跑去接電話會摔跤,還專門把家裡的電話換成了子母機。你爸他人雖然在外面,卻把心放在了家裡,家裡事無鉅細,他都掛念著呢。不要以為只要往家裡拿錢就行了,家不是放錢的地方,而是放心的地方,只有把心放在家裡,愛和幸福才會在家中長駐,你明白嗎?」

他看著母親意味深長的目光,醍醐灌頂一般,剎那間醒悟過來。

他想起自己忙起來時,從不曾給家裡打過電話,甚至她打過來的電話也被他匆匆掛斷;想起自己陪上司應酬和同事聚餐,家裡的那盞燈一直為他亮到深夜,他卻從不曾想過女人的孤獨和牽掛;想起孩子都6歲了,多次要求他帶她去動物園去遊樂場,他的諾言卻遲遲未能兌現……是因為忙,還是他從不曾把心放在家裡?

那天晚上,他去接女人回來。女人猶豫著不肯回,他急急地跟女人解釋:「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了,我以前是忽略了你,忽略了咱的家,我以為只要源源不斷地往家拿錢,就能保證我們的幸福。我差點把愛弄丟了,以後我會把心放在家裡,把家放在心上,你願意跟我回家嗎?」

女人沒有回答,卻慢慢地走過去,投進他的懷裡,哭了。是的,家是放心的地方,是盛愛的地方。忙,從來都不是理由,心在,愛在,牽掛在,幸福才會繁衍不息。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帝只給他一隻老鼠




 



這是一位孤獨的年輕畫家,除了理想,他一無所有。

為了理想,他毅然出門遠行,來到堪薩斯謀生。

起初他到一家報社應聘,他認為那裡有他需要的藝術氛圍。

但主編看了他的作品後大搖其頭,認為作品缺乏新意,不予錄用。

和所有出門打天下的年輕人一樣,他初嘗了失敗的滋味。

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畫。

可是報酬極低,他無力租用畫室,只好借用一間廢棄的車庫。

沒有比這更艱苦的了!每天工作到深夜的他總這麼想。

尤其煩人的是,每次熄燈睡覺時,總能聽到老鼠“吱吱”的叫聲和在地板上的奔跑聲。

也許是太累了,他一沾著地板就能呼呼大睡。

就這樣一隻老鼠和一位貧困的畫家和平共處,倒也使這間廢棄的車庫充滿了生機。

有一天,當疲倦的畫家從畫板上抬起頭時,他看見昏黃的燈光下有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隻小老鼠。

如果是在幾年前,他會設計出種種計謀去捕殺那只老鼠,但是現在他不,一隻死老鼠難道比活老鼠更有趣嗎?

磨難已經使他具備了大藝術家所具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他微笑著注視著那只可愛的小精靈,可是它卻飛快地溜了,像個羞怯的小姑娘。

窗外風聲呼嘯,可他聽在耳裡如天籟一般,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好歹有一隻老鼠與他為鄰,它還會來的。

帶著這種信念,他埋頭工作。

那只小老鼠果然一次次出現。

他從來沒有傷害過它,甚至連嚇唬都沒有過。

它在地板上做著各種動作,表演精彩的雜技。

而他作為唯一的觀眾,則獎給它一點點麵包屑。

老鼠先是離他較遠,見他沒有傷害它的意思,便一點點靠近。

最後,老鼠竟然大膽地爬上他工作的畫板,並在上面有節奏地跳起舞來。

而他呢,絕不會趕走它,而是默默地享受與它親近的情意。

一段日子後,他們互相信任,彼此間建立了友誼。

不久,年輕的畫家被人介紹到好萊塢去製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

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次機會,他似乎看到理想的大門向他開了一道縫。但不幸的是,他再次失敗了。

多少個不眠之夜他在黑暗裡苦苦思索,他懷疑自己的天賦,懷疑自己真的一文不值,他在思索著自己的出路。

就在他潦倒不堪的某天夜裡,他突然想起了堪薩斯車庫裡那只爬到他畫板上跳舞的老鼠,靈感就在那個黑夜裡閃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他迅速爬起來,打開燈,支起畫架,三筆兩筆就畫出了一隻老鼠的輪廓。

於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動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這樣不經意地誕生了。

靈感只青睞那些肯思考的頭腦,這位年輕的畫家就是後來美國最負盛名的人物之一 才華橫溢的沃爾特﹒迪斯尼先生,他創造了風靡全球的米老鼠。

誰能想到,曾經在那間充滿汽油味的車庫裡生活過的一隻小老鼠竟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卡通形象的原型。

米老鼠足跡所至,所受到的歡迎讓許多明星望塵莫及,也讓沃爾特﹒迪斯尼名譟全球。

堪薩斯那間充滿汽油味的車庫,沃爾特﹒迪斯尼後來評論它說:「至少要值一百萬美金。」其實那裡什麼都沒,只有一隻老鼠。

那是上帝給他的。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必須懂得的幾個理論




 



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青蛙現象:

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裏,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

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裏,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煮青蛙理論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

你愈掙紮,就被咬住得越多,最後整個人都被鱷魚吃掉。

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支腳。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停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否則全盤皆甚至傾家蕩產。」





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存活率很低。

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存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竄,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遊動。

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羊群效應:

領頭羊往哪裏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裏走。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刺猬法則:

兩隻困倦的刺猬,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

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

幾經折騰,兩只刺猬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刺傷。刺猬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只有一支錶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支時卻無法確定。

兩支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木桶理論:

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麽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破窗理論: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裏,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

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占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





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態度有問題




 



有一天老師問小明:「你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顆原子彈從美國飛往日本,你知道這件事是誰做的嗎?」

小明委屈地說道:「不是我做的!」

老師覺得小明的學習態度有問題,便在放學後打電話到小明家裏去......

接電話的是小明的爸爸,老師便告訴他早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小明的爸爸說道:「我的兒子雖然不很聰明,不過他很誠實,所以如果他說不是,就應該不是的了。」

老師聽了以後,覺得小明他爸爸的思想也很奇怪,所以就叫小明的媽媽聽電話......

老師又將早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告訴她,小明媽媽聽完後便請老師等一等,隨後卻傳來一陣陣慘叫聲。

隨後電話中傳來小明的媽媽聲音,說道:「我剛才打了他一頓,他終於承認是他做的了。」

老師:「@☆★◎△▲」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人適時的尊重




 



路過市場時,一陣米粉湯的香味飄過鼻端,我可以嗅得出其中夾雜芹菜、油蔥頭、胡椒、豬油的氣味,饑餓的胃腸忍不住唱起歌來。

我走進小吃店,向鍋鼎前揮舞鏟勺的小姐說:「米粉湯一碗,油豆腐、肝連各一份。」

瘦削的小姐以僵硬的姿勢轉過身來,小小的眼睛看著我,緊抿的嘴唇蠕動了幾下,沒有發出聲音。

我立刻明白了,她是一位輕度智障者,剛剛沒聽懂我點了哪些食物。所以,我放慢了速度再說了一遍。

她點點頭,慢慢轉過身,開始撈米粉,擺芹菜珠……

二十來歲吧,也許三十歲。智障者的臉龐不容易看出年齡,也許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是個奢侈品。

一名婦人從店裏走出來,親切地對我說:「馬上就好了。」她走到女兒身旁看了一下,拍拍女兒的背,有種鼓勵的味道,又走了進去。

我吃完米粉湯、油豆腐、肝連後,覺得味道還不錯,配料、醬油都按照應有的分量放。

我掏出錢來,遞給她,心裡替她高興。她能工作,能幫家人分擔勞務,「我是有用的人」這種感受應使她覺得生命更有意義。

她接過那張紅色的百元鈔票,慢慢放進口袋裡,臉上沒有表情,頭以奇怪的姿勢晃了一兩下,眼珠子跟著閃動,彷彿腦中的計算機正在高速運轉。我算過她應該找我二十五元。

她的手探入口袋,然後掏出一張紅色的百元鈔票,又掏出一張紅色的鈔票,再掏出一張五十元,然後鄭重的把三張鈔票共二百五十元放在我的手上。

我驚呼一聲,她真的是我見過最慷慨的人。

笑一笑,我把錢放回她手上,說:「找我二十五元就夠了。」她愣了一下,一時沒有完全反應過來。

這時候婦人快步走過來,親切的說:「不好意思。」然後柔聲對女兒說:「給這位先生二十五元。」

她嗯的一聲,沒有任何羞赧的神情,掏出三個硬幣給我,這次是正確的組合,然後轉身走進屋裡。

婦人又親切的說:「不好意思,我女兒數學不好。」

我說:「哪裡,她能做這麼多的事已經很棒了。」

女兒又現身了,她走到我旁邊,把一個碩大的蘋果塞在我的手上,並且奉送臉上一朵有點古怪但絕對真誠的笑容。

真是太慷慨了,這粒日本進口的蘋果,果皮是鮮艷誘人的胭脂紅,顯然價值不菲。

我對她說:「謝謝。」又對婦人說:「這蘋果還你,我不能收。」

婦人說:「不可以的,你還給我的話,我女兒會痛苦一整天,所以你一定要收。」

女兒猛力點頭,彷彿媽媽正在敘述宇宙最高真理。

我搖頭,說:「這蘋果比我的消費價值還高兩倍,我不能收。」

婦人說:「就算幫忙吧,你收了,我女兒會很快樂。」女兒又猛點頭。

我走出小吃店,手捧進口蘋果,另外一隻手提了五包米粉湯、五份油豆腐、三份肝連,帶回去與同事分享。

唯有這樣,才能讓她的女兒快樂加倍,也讓我的良心過的去。

dz30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