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命, 60% 決定在自己手中。
死在嘴上,懶在腿上!近日74 歲的 萬承奎 教授做客央視《人物週刊》,向全國電視觀眾 講述了他的健康、長壽、幸福 " 秘方 " 。
1.在健康問題上,你自己比老 天爺管用
萬承奎教授說,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個人的健康和壽 命 15% 決定於遺傳, 10% 決定於社會因素, 8% 決定於醫療條件, 7% 決定於氣候影響, 60% 決定於自己。
在這個問題上,你自己比老天爺管用。吃飯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 吃飽,晚上吃少。現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馬虎,中午對付,晚上大吃大喝,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這頓飯,等於吃補藥,是最重要的一頓飯,一定要吃營養早餐。主食必須要有蔬菜加水果,早餐營養不好,中午、晚上是補不回來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煙
抽煙的人,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後肺癌,這是死亡三部曲。
3. 營養過剩一樣中毒
營養過剩了一樣中毒,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為水就是人的生命。現在很多人不會喝水,渴了才喝。錯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嗎?茶不行,
飲料、咖啡、啤酒 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濃茶。
千萬記住,水是人的生命。
4. 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 黃 帝內經》講得很清楚: “ 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 ” 講得很絕。人 ;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一定要做情緒的主人;
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
” 記住情緒是人們生氣的指揮棒,至關重要。
5. 走路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
什 麼東西都是個度,吃飯是個度,睡覺是個度,鍛煉也是個度。不鍛煉不好,過度鍛煉也會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鍛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鍛煉內容可以採取最簡單的 辦法,走半個小時,光走路就行了,這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但是走也是有講究的,年輕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麼程度,一分鐘要達到 130 步,心跳要達到一分鐘 120 次,才能達到鍛煉心臟的目的。達到 130 步、 120 次心跳,當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個逐步適應過程,你這樣堅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 !一個人一定要從年輕開始,保持你的標準體重。一旦胖了以後,你想把它降下來談何容易,實際上不是 不容易,關鍵在哪兒?
控制嘴、多動腿,人就是 “ 死在嘴上,懶在腿上 ” 。
6. 喝醉一次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提出六種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煙,第 二是酗酒。
7. 家庭不和睦,人就會生病
有 專家認為,人的疾病 70% 來自家庭,人們的癌症 50% 來自家庭,你說家庭重要不重要?這說明家庭的重要。在家裏千萬不要 “ 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 ” ,也不要不吵架,不說話,半個月都不說話,那不得憋死啊。我還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導,說是離婚人士、喪偶人士壽命偏短,這個有科學依據。孤獨比貧窮更可怕,夫妻恩愛的長壽,夫妻健在的長壽,孤獨的就容易出問題,容 易短壽,這是普遍規律。但怎麼樣讓家庭和睦,這是一門學問。必須解決四個問題:
第一,要尊敬老 人;第二要教育好子女;第三要處理好婆媳關係;第四,這條尤其重要,夫妻要恩愛,這是核心。
夫妻怎麼恩愛?要做到八互原則。互敬、互愛、互信、互幫、互慰、互勉、互讓、 互諒。人都有個性,都有毛病,要經常提醒自己:算了,讓著她(他)吧,她(他)只要 高興就行了。
8. 每 天健康生活,要做到七個方面
第一,一定要吃好 3 頓飯;
第二,一定要睡好 8 個小時覺;
第三,每天堅持運動半個小時;
第四,每天要笑 ,身心健康;
第五,很特殊的,每天一定要會大便。
第六,一 定要家庭和睦
第七,不吸煙,不酗酒,每天健走。健康要從每一天開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一定要記住我那幾句話: “ 能吃能喝不健康,會吃會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 ”“ 用肚子吃飯求溫飽,用嘴巴吃飯講享受,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
要做到:“ 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
9.紅薯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
請大家記住一個原則,吃植物性的東西,一定要占 80% ,動物性的東西只能占 20%。我們現在相反了,所以很多病都來了,肥胖也來了,糖尿病也來了,痛風也來 了。很多人沒有吃水果的習慣, 大家記住,一天兩到四種水果,三到五種蔬菜,綜合抗癌,保護心臟,這是 21 世紀營養新戰略。紅薯(地瓜)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日本曾經是得癌症最多的國家,為了把癌症減 少,日本人想了很多辦法,沒有效果,最後慢慢找到了,他們把所有蔬菜做了篩選,選出 20 種抗癌蔬菜,熟紅薯、生紅薯是第一號、第二號抗癌蔬菜,抗癌的、保護心臟的、 軟化血管的、通便的,都離不開這兩樣。
珍惜生命!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說件 「鮮事」 給您聽──
有個丈夫跟太太親熱,撫摸著太太,很有情趣地讚美:
「妳的皮膚摸起來真細,絕不像四十歲的女人。」
太太笑: 「是啊!最近摸過的人都這麼說。」
『啪!』 一記耳光。
丈夫吼道: 「妳最近讓多少人摸過?妳老實招來!」
太太摀著臉,哭著喊:
「大家是這麼說啊!每個護膚中心的小姐都這麼說。」
這是真事,但是怎麼看都像笑話對不對?
問題是,當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周遭充滿這樣的笑話。
只因為一句話沒說對,就把喜劇變成了悲劇,
把眼看就要辦成的好事變成了壞事。
「話」人人會說,只是不見得人人會說話;
有話好說,只是不見得人人說好話。
不說好話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沒有多想一想。
舉個例子:
最近我有個朋友,在他新居的後院搭了間工具房。
那工具房是買現成的材料,再自己拼裝的,
專門用來放剪草機、鏟子、鋤頭這些整理花園的工具。
可是我這朋友興高采烈地才拼裝到一半,
他的鄰居竟然隔著牆喊: 「你亂蓋房子,是違法的。」
我這朋友氣極了,跑到建管處去問,
得到的答案是蓋十呎乘十呎以內的工具屋,
不違法;只有超過,才違法。
他回去量了量自己買的工具屋,是十呎乘十二呎,
多了兩呎, 於是拿去退掉,換成合法的尺寸。
工具屋搭好了,他跑來對我說:
「我非要去糗糗我那鄰居不可,我要告訴他中國人不好欺負,
我去政府單位問過了,現在搭的絕對合法,歡迎他去告!」
「你何必這麼說呢?」我勸他, 您何不換個方式,
對他說: 『真是謝謝你,幸虧你提醒我,
不然我的工具屋多了兩呎,
因為違法得拆除,就白蓋了。』
你不是照樣讓他知道你去問過政府單位,
現在是合法建築了嗎?」
朋友想了想,覺得有理,照辦了。
結果不但沒有得罪鄰居,還交上了好朋友。
再說個故事。
有個人 和他 太太為了一點小事吵架,要離婚,
起因居然不但不是壞事,還是好事。
那一天,他太太買到一條上好的石斑魚,
特別打電話到辦公室:
「你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打個電話回來,
我好下鍋蒸, 這石斑魚,
多一分鐘少一分鐘都不成。」
那太太想得很好,丈夫出門,她蒸魚,丈夫進門,正好上桌。
偏偏她丈夫下班的時候,才打完電話,說要出門了,
就碰上個客戶突然造訪,耽誤了二十分鐘。
「糟了!」 送走客戶,丈夫心想,趕緊又撥個電話回家:
「對不起,臨時有事,現在才能走。」
太太一聽,在那頭跳了起來:
「什麼?你還在辦公室?
你不知道魚涼了不好吃嗎?
你知道這條石斑魚多少錢嗎?」
丈夫沒多吭氣,匆匆忙忙開車回去,一路想,一路急,
加上晚了, 餓,胃都急疼了,路上還差點撞了人。
進門沒好氣地說一句: 「魚涼了就涼了嘛!熱熱不就得了?」
太太也沒好氣: 「你是沒命吃好魚,以後給你吃涼的。」
兩個人當然 「吵翻了」 ,拉開嗓子吼,把孩子都嚇哭了,
一條好好的石斑魚,放在桌上,誰都沒吃,還差點離了婚。
你說,他們是會說話嗎?
如果那作太太的,能像我那搭工具屋的朋友,
換個角度說: 「別急!別急!魚涼了,
微波爐熱一分鐘就成了, 開車小心點,我們等你。」
會說話與不會說話,常在那一念之間。
一念之間,他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
想想壞話怎麼好說, 狠話怎麼柔說,
就可能有個喜劇的結局。
那一念之間,他毫不考慮地脫口而出,則可能是個悲劇的結尾。
雖然許多人讚美我口才好,但是我從不這麼認為,
而且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說錯話。
即使到今天,我每天晚上還是常把白天說的話想一想,
檢討一下,是不是有不妥當,或者「有更好的說話方法」。
正因此,在這本書裡我提出的案例,
都是最真實的,發生在大家身邊的小事。
而由那些小事裡,常能見到大學問;
由那些簡單的話語中,常能觸及心靈的深處。
寫信是快樂的 ……
收信是幸福的……
每一次的寄信 ……
代表著每一次緣份的傳遞 ......
掌握當下的緣……
!借花獻佛 !
傳遞 ? 愛心 & 快樂
有些朋友雖然不常聯絡...
卻常常寄一些 E-mail 給您,
一些笑話,溫馨小品,或是小遊戲給您,
這就表示他一直在關心著您的一種表達方式,
他將您放在心裡...一種特殊的存在情感。
因此,要時時
? 心存好念!腳走好路!身行好事!
惜緣種福...願所有收到這封信的朋友都能
? 平安、健康、幸福...
送個幸福給您。您收到了嗎...?
審視生活中的70%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
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
審視生活中的70%
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都沒多大用處;
一款高檔轎車,70%的快速度都是多餘的;
一幢豪華別墅,70%的面積都是空閒的;
一個科研單位,70%的設備都是擺樣子的;
一堆公務人員,70%都是混飯吃的;
一所國立大學, 70%的教授都是扯談的;
一大堆社會活動,70%都是空虛無聊的;
一屋子衣物用品,70%都是閒置沒用的;
一箱子股票基金,70%都是賠本報廢的。
結論:生活要簡單!不要為物慾所累。
~**~**~**~**~**~**~
醒過來-~~-非常值得細看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
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 「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
「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
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
佛祖微笑地說:
「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
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
就能從夢中清醒來。
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
1.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
2.萬法唯心,境隨心轉。(★這句比較深有襌意★)
3.忍受苦難易,抗拒誘惑難。
4.不能決定『生命長度』但一定能拓展『生命寬度』(★難懂★)
不能改變『身高』但一定能控制『體重』(★這句比較好懂★)
5.猶豫不決,有時比衝動的行為,更容易造成錯誤。
6.憤怒,是片刻的瘋狂。
7.不為物喜,不為物牽。
8.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9.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少一個朋友多一道牆。(滿喜歡這句)
10.敢於發問 問出知識,長於聽聞聞出智慧。(這句更喜歡)
11寧可問路兩次,不要迷路一次。
寫得真是....厲害!! |
以前提到結婚,想到「天長地久」;現在提到結婚,想到「能撐多久」。
當初會結婚,說是「看上眼」;後來會離婚,說是「看走眼」。
婚前,愛情是「神話」;婚後,愛情是「笑話」。
男人花錢,是為了讓女人「高興」;女人花錢,是因為男人讓她「不高興」。
嫁入「豪門」,要懂得理財; 嫁入「寒門」,要懂得生財。
以前的人,視婚姻生活為「一輩子」;現代的人,視婚姻生活為「一陣子」。
婚前,男人在「餐廳」等女人; 婚後,女人在「客廳」等男人。
婚前,男人經常找女人「討論」; 婚後,男人只告訴女人「結論」。
婚前,男人對她「悄悄」講話; 婚後,男人對她「大聲」講話。
戀愛時,「情話綿綿」; 結婚後,「謊話連連」。
戀愛時的男人,喜歡「毛手毛腳」;結婚後的男人,變成「沒手沒腳」。
婚前,情侶做什麼都是「浪漫」;婚後,夫妻做什麼都是「浪費」。
想結婚,是「自己」已能獨立; 想離婚,是「子女」已獨立。
婚前的男人,大都很「幽默」;婚後的男人,大都很「沉默」。
女人的「記性」,吵架時最好; 男人的「耐性」,結婚後最差。
戀愛時,一見面就「親嘴」; 結婚後,一見面就「鬥嘴」。
婚前,男人常給女人「空白支票」;婚後,男人常給女人「空頭支票」。
戀愛時,生活「妙不可言」; 結婚後,日子「苦不堪言」。
「婚前」,男人天天盯著女人; 「婚後」,女人天天盯著男人。
「熱戀時」,總相許下輩子再結良緣;「結婚後」,懷疑上輩子造作孽緣。
大男人,會「作威作福」; 好男人,會「作牛作馬」。
婚前,「謊話」都是「情話」; 婚後,「情話」都是「廢話」。
婚前,「靠近一點」;婚後,「閃開一點」。
婚前,「沒話找話說」; 婚後,「有話也不說」。
「成功」?對男人的定義是指能賺很多的錢, 對女人的定義是指能花很多的錢。
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
男人沒有女人,「耳根清淨」; 女人沒有男人,「居家乾淨」。
男人「入錯行」,上班會很痛苦;女人「嫁錯郎」,下班會很痛苦。
「好女人」,養壞男人的胃口;「 壞女人」,吊足男人的胃口。
婚前,男人像「傳令兵」;婚後,男人像「指揮官」。
失戀不見得是世界末日: 你的心也許會「泣血」,你的荷包卻可以不再「失血」。
談鋰電池照顧大法!!
一直以來,大家對於 iPhone、iPod touch、iPad 到底該什麼時候充電,是不是要等到電池快用完了再充電會比較好呢?第一次充電要不要充 12 個小時呢?
常常充電會不會降低電池壽命?我的手機每天都連接在電腦上,會不會提早壞掉呢?
為了以上的問題,今天特別整理這份文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結論:
1.使用鋰電池的裝置,第一次使用不用充電 12 小時,這是沒必要的!
2.隨時充電,對你的裝置沒有影響,因為鋰電池不怕你充電,只怕沒電!
3.電池電量耗盡請盡快充電,時間拖太久會讓電池從此一睡不起唷!
電池的種類: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電池共分為很多很多種,而 iPhone、iPod touch、iPad 使用的是"Li-ion 鋰離子可充電電池" ,一般我們在便利商店買到的是所謂的【一次電池】,
常見的就是 鹼性電池、錳乾電池、氧化銀電池、水銀電池等等,這些電池只能用一次,電力用完之後,就必須要進行拋棄回收了!
另外一種則是【二次電池】,這也就是所謂的充電電池,常見的類型如鎳鎘電池、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 等等。不過這些只要看看就好您就不用做筆記了,因為真正的電池分類,還不止這些呢!而本篇,小編就針對 iPhone、iPod touch、iPad 使用的"Li-ion 鋰離子可充電電池"來做使用上的分享:
鋰電池只能充放電 500 次?說對也對,說錯也錯!
在一些國際研究數據中顯示,充放電的次數確實有限,這是正確的!但這必須架構在將電量耗盡的情況下,也就是你如果把電充飽(4.2伏特),然後持續使用(3.6至3.7伏特),若電量越來越低(3V~2.5V),則會開始進行弱店警告,而若低於 2.5V,則這顆電池就算耗盡,而進行自動關閉,這樣的動作叫做深度放電 (從2.5伏特充電至4.2伏特算一次)! 。
根據根據國外的實驗數據顯示,優良的鋰電池深度放電的次數可以達到 500 次以上,換句話說,雖然深度充放電(充滿、耗盡)的動作對? 囯姵貋碚f並不好,
但是這樣的動作次數與壽命卻也有高達 500 次以上的壽命,不過還是根據電池的設計與品質而定(撇除品牌效益的話,貴的電池還是有他貴的原因),
而可以肯定的是......耗盡的次數越多,你的電池歸西的時間就會提早到來!
但按照鋰電池的特性,如果電池內的電壓低到某個程度,那麼這顆鋰電池就會搞自閉,即時沒壞,也就因為電壓已經低於某個限度,而導致電池一睡不起的死亡狀態(這種現在稱為假性故障)!
所以你會發現,如果你的手機電池或是數位相機電池很久沒有使用時,那顆電池怎麼無法充電?或是壽命越來越短?其實這就是因為電池的電量耗盡,導致電壓過低而讓這顆鋰電池無法啟動,如此反而讓電池提早故障了(因為低於電壓值,導致這顆電池蕊無法再度啟動充電程序)!
這種情形最常發生在數位相機的電池上面,很多人會替數位相機多買幾顆電池,但有時候這些電池卻是沒有經常用到,加上平常忽略充電的動作,所以一個不注意,這些電池就這樣放到沒電,當電池電量低於特定電壓之後,這個電池就這樣報廢了(所以沒事記得把電池拿出來充充電)。
優良的電池都會有「充電管理IC」,用以限制充電及放電電壓,以確保不超過安全電壓(過充)而致電池爆炸,同時也會由 IC 來偵測避免低於2.5伏特,這樣可以讓電池不至於因電量耗盡而造成無法啟動充店程序。
但是如果一顆已經快沒電的電池,您又沒有趕快充電,那麼電量還是會被內建的管理 IC 慢慢吃光,到時電壓低於 2.5V 之後,你的電池就會報廢了.....
鋰電池如果放太久沒充電,就會壞掉
過度的充電,這個問題在許多裝置上都有充飽後自動停止充電的保護裝置,所以這個問題大家不用擔心!但另外一個問題,其實是大家要多注意的,那就是.........別把電池放到完全沒電!
常常會聽到有人說,建議你"最好把電池的電量用完,最好用到關機之後再去充電",但這種說法在鋰電池的世界裡,是完全完全錯誤的觀念!
當 iPhone 在 20% 出現電力警告時,就要開始準備進行充電了,鋰電池若過度放電,有可能會導致電池電壓過低,造成電池一睡不起的冬眠狀態,而使這顆電池提早報廢死亡!
新電池第一次使用時,不用充電 12 小時
新電池需要充電 12 小時以上的說法,其實是承襲以前鎳電池,如鎳鎘(Ni-Cd)和鎳氫(Ni-MH)電池所延續下來的說法,但科技在進步,到了鋰電池之後,其實是完全不需要做此動作的!甚至過度的充電與放電,對鋰電池是有傷害的。
很多產品(手機、數位相機、衛星導航)在說明書上,都會要求您第一次使用時,要充飽 12 小時以上,其實是為了"以策安全",因為這些產品從工廠出貨一直到銷售至使用者的手上,這段過程有可能耗費好幾個月,而這些電池在這段時間有可能因為慢慢流失,而導致電量不斷下降,所以原廠説明裡,通常會建議您先接上充電器,並且要充電 12 小時以上,其實就是要避免你拿到裝置時就開始玩,到時若把電池玩! 到低於 2.5V,那電池就糟糕了!所以原廠會要你充電 12 小時,其實也是為了避免使用者不小心造成電池耗盡的"手法"。
大部分的充電器或裝置(手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等等),在電池充飽後,都會自動停止充電動作,以及弱電就關閉的保護裝置,以避免對電池的傷害。
但也有一些廉價的電池或充電器"有可能"不會這樣做(成本),所以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電池充飽就把它拿下來,不用一直放在充電器上,那是沒有意義的,而電池沒電就趕快拿下來,不要再繼續用了,以免造成電量耗盡,這樣電池會掛掉的!
想充就充,盡量保持有電的狀況,這樣就對了
所以綜合來說,別讓你的電池沒電!這才是最佳的保護,隨時插上充電線、傳輸線,對電池並沒有影響,鋰電池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幾乎沒有記憶效應,所以就算你現在有 80% 的電量,也放膽去充電吧,電池充飽之後會自動停止充電動作,這樣你的電池不會過充、也不會對電池有任何影響!
換句話說,鋰電池不怕隨時充電,而是怕沒電!
當出現電量過低提示時,應該儘快進行充電或是將該顆電池換下,別讓他完全耗盡(例如數位相機的電池,別拼命拍到完全沒電,這樣很傷)。
若鋰電池沒電後,又長時間放置不使用、也不充電,那就會導致鋰電池因為電量過低而失效不能再使用,經常把鋰電池電量耗盡的電池,比經常充電的使用方式,其壽命至少短少一半以上,不可不慎呀。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